临近暑假,笔者走访了不少社区,发现不少小学生三五成群,趴在地上,玩着用香烟盒做成的卡片,玩得不亦乐乎,玩的就是“香烟卡”游戏。

其实,“烟卡”的玩法并不陌生,类似“洋画”、“画卡”等游戏是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但如今游戏载体已从普通的“画卡”变成了“烟卡”。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通过“烟卡”过早接触到各种烟草品牌,并根据香烟价格高低划分不同的“烟卡”,让游戏逐渐发生改变。

“香烟卡”从何而来?

您可以在线或离线购买

什么是“烟卡”?广州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明(化名)展示了“烟卡”的制作过程:他熟练地从一个空烟盒上剪下贴有烟标的部分,并将其折成卡片状。短短十几秒,一张“烟卡”就做好了。

一些小学生随身携带着名贵香烟品牌的礼盒,礼盒内整齐摆放着近百张不同品牌的“烟卡”。 “我们会在树林里、路边等烟民聚集的地方捡,或者在垃圾桶里找。”五年级学生浩浩(化名)介绍,大部分“烟卡”都是捡来的。 “捡的人很多,我们要争分夺秒,还要靠一点运气。”浩浩说。

如果想要特定品牌的香烟,他们会想办法接近烟草店老板,索要空烟盒,甚至直接买来。一家烟草店。看到“老顾客”来店里,老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10个不同品牌的烟盒。“这一袋卖20元。”据老板介绍,这些都是清洁阿姨收集来的废弃烟盒。

“现在很多商家卖的不是香烟,而是烟盒,大人问肯定没有,小孩问就有。”家长肖先生告诉记者,一些烟酒店私自向未成年人出售烟盒。此外,网上售卖“香烟”的地方也不少。以“烟卡”为关键词,在多个网购平台上搜索发现,有超过2000家店铺在售卖“烟卡”,有的店铺有珍稀“烟卡”,全网销量超过30万张。这些店铺购买“烟卡”没有年龄限制,多数店铺强调“100%正品”、“精美珍稀卡”。评论区也有不少“是真的烟卡,我家小孩很喜欢”之类的评论。

除了购买“烟卡”,“烟卡”迷还会浑水摸鱼,偷“烟卡”。来自广东汕尾的短视频博主@黄老虎长期关注“烟卡”现象,他为此拍摄了三集以“烟卡”为主题的短视频。其中,短视频《当代林则徐,现代版虎门销烟》颇受欢迎。他告诉记者,“烟卡”的危害很多,小孩子买“烟卡”榨干生活费,而且会养成不良习惯,比如在比赛时趁对手不注意偷“烟卡”。这样得到的“烟卡”被小孩子称为“野烟卡”。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四川南部,6名儿童为了获取“烟卡”,偷窃了价值6万元的高档香烟,6名儿童年龄在9岁至10岁之间,最终他们的监护人进行了赔偿。

为什么对“香烟卡”这么痴迷?

“时尚”“社交硬通货”

“香烟牌”的玩法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双手交叉成拱形,空掌轻拍地面,牌被掌风击中翻面即为胜。小学生为何如此痴迷玩“香烟牌”??

据悉小学生竟用烟盒制成卡片玩游戏,背后原因引人深思,“烟牌”作为儿童游戏,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不少小学生表示,当同学玩“烟牌”时,自己也跟风玩。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烟牌”游戏在小学生中蔓延开来。在心理尚未成熟的小学生眼中2023澳门资料大全免费.,不玩“烟牌”或许会被认为是不时尚、不入流的行为。当然,也有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所以并不反对孩子玩“烟牌”。一名学校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学校禁止学生玩,但不能保证不在校外玩,有的家长持无所谓的态度。”

此外,“烟卡”具备流通属性,可以辨别真假、高低。在小学生眼中,真“烟卡”是进入游戏的门槛。为了辨别真假“烟卡”,有“经验”的小学生会检查“烟卡”上有没有胶水,仔细闻——只有烟草味明显的才是真“烟卡”,真“烟卡”才是“硬通货”(‘硬通货’),以此来交朋友。”浩浩说。在视频博主@黄老虎看来,这体现了小学生的炫耀、攀比心理。“这种心理就好比我们买鞋,有真鞋,也有假鞋,如果你玩的是假“烟卡”,可能会被同学嫌弃。”

“我们一张一张地卖,这张3元,那一张5元,这张15元,这张50元。”浩浩在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烟卡”时说,不同品牌的“烟卡”都是一张一张地卖,卡牌可以根据稀有度和价格进行交易,比如一张“鹤天下”的“烟卡”可以兑换多张“大白鲨”的“烟卡”。赢得稀有卡牌是“烟卡”游戏成瘾的重要原因,“还含有赌博元素。”视频博主@黄老虎说。为了更快赢得“烟卡”,小学生先下注,输的人要给出相应数量的“烟卡”,赢的人可以直接给现金或其他物品。

可以看出,“烟牌”游戏体现了三种心理、三个不同的阶段:小学生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开始接触“烟牌”;中学生在“赌球”的心态下,玩“烟牌”上瘾。

如今,“香烟牌”在全国各地风靡,越来越脱离了游戏的层面,有的孩子玩“香烟牌”到了“痴迷”的地步:上课偷偷折“香烟牌”,把牌放在自己的笔盒里等等;上课偷偷“欣赏”;上课偷偷“练习”,琢磨怎样才能增加中奖几率;为了赢得更多的“香烟牌”,和同学吵架,甚至打架。

“香烟卡”危害“七宗罪”

吸烟与财富等级文化悄然入侵

“孩子们会通过闻香烟来判断‘烟卡’的真假,为了得到真正的‘烟卡’,会到商店去购买。他们会不会成为未来烟草消费的一大群体?”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屈晨说,心理学上把这叫做“熟悉效应”。孩子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烟盒上残留的气味其实不亚于二手烟,经常闻香烟,可能会上瘾。

视频博主@黄老虎向称,“烟卡”的危害主要在于香烟,为了判断“烟卡”是真是假,小朋友会闻香烟的味道,这可能会激起他们对香烟的好奇心。佛山市一小学老师称,今年2月,班上不少学生开始玩“烟卡”,有的小朋友为了收集“烟卡”,偷偷买烟,浪费了家长辛苦赚来的钱。小学生年纪小,辨别能力不足,可能会尝试抽一支烟。

“烟卡”游戏也暗藏不良价值观的风险。曲晨说,在孩子们眼中,“烟卡”的高低其实就是社会的财富水平,不同品牌的“烟卡”对应着不同的消费水平。“当这个财富水平意外进入他们的生活时,小学生对金钱和价值观的看法还没有完全形成。”曲晨说,虽然孩子们迟早要面对财富的问题,但最好等他们形成了健康的价值观再去面对它。

有网友总结“香烟牌”的“七宗罪”:不玩“香烟牌”会遭排斥;攀比心态;沉迷“香烟牌”;过早接触香烟;腐蚀儿童价值观;变相赌博;“危害卫生”,也就是有些孩子会在路上捡到别人扔掉的香烟盒,会去翻找路边的垃圾桶,为了获得稀有的牌,甚至会跳进大垃圾桶里寻找。

疏通胜于堵塞

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努力保护儿童的童年

近日,天水、三亚等地学校或教育部门纷纷发出倡议,禁止学生玩“烟卡”。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局近日发布《关于禁止学生玩“烟卡”游戏的倡议》,提醒家长不要主动给孩子提供“烟卡”,不要让孩子把“烟卡”带进校园。学校一旦发现学生把“烟卡”带进学校,或发现学生在校内玩“烟卡”游戏,将立即制止,没收“烟卡”。今年4月7日,海南省三亚市教育局发布《关于防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的重要提示》,提示中明确指出,学校如发现学生把“烟卡”带进学校,或发现学生在校园内“放烟”,将予以处罚。 如果孩子玩“香烟卡”游戏,可以立即制止,并当场没收“香烟卡”,同时进行口头教育,并向家长进行反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吴红超认为,单纯的堵点并不能从长远上解决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他建议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促进三方共治。学校要正确引导,为学生增加一些趣味小活动,同时要出台相关指南,明确哪些游戏是健康的。

目前,不少学校已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压力。如部分学校针对“香烟卡”游戏开展小课题研究,召开“校园内能否保留香烟卡”专题班会,探讨“香烟卡”游戏的成因、危害及改善途径新奥新澳门六开奖结果资料查询,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向学生宣传“香烟卡”游戏的隐患,推荐健康的游戏活动。不少学校还尝试寻找替代性游戏。用问答卡、“诗歌卡”、技能卡等替代“香烟卡”,在满足孩子游戏需求的同时,以“无声”的方式传授知识,如让学生参与设计技能卡,将技能卡环环相扣,技能之间的制约机制,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家长不应“袖手旁观”,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耐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向孩子解释“烟卡”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家长应为孩子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培养孩子更加健康的兴趣爱好。佛山市一位小学老师说:“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更不要炫耀名牌香烟,要配合学校教育,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和竞争意识。”

从社会监督角度,针对一些不法烟酒商家擅自印制“烟卡”向未成年人销售的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包括加强对电商平台销售环节的监管。肖先生告诉我们,要从源头抓起,禁止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空烟盒,一旦发现,相关部门要严厉处罚。

如今,自制“烟卡”的销售行为正受到相关执法部门的关注。今年3月底,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学校周边文具店、玩具店等销售“烟卡”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有部分厂家擅自印制印有“中华”、“和天下”等商标的烟盒并销售。执法人员表示,这些商家涉嫌擅自伪造、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澳门最准一肖一码一码公开,或销售伪造、未经批准的注册商标。6月30日,北京控烟协会也表示,“烟卡”是传播烟草信息的变相载体,建议对“烟卡”进行监管。

访谈笔记:“香烟牌”游戏应该被认真对待

经过几天的采访,我发现孩子们对“烟卡”很感兴趣,其中浩浩的执着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广州的夏天酷热难耐,他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巡逻”,寻找被丢弃的烟盒;说到“烟卡”,他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他对不同品牌“烟卡”的价格了如指掌,对香烟品牌的熟悉程度远超成年人。

“烟牌”游戏能玩吗?绝大多数人持否定态度,但也有人认为,“烟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其本质只是个游戏而已。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会主动帮孩子寻找“烟牌”作为电子产品的替代品。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香烟”,而非游戏,更不是孩子。“烟牌”本质上不是游戏,而是一种……有的烟盒对“吸烟的危害”宣传不够,有的烟盒包装过于精美,让孩子在接触香烟时缺乏防御意识。从玩“烟牌”游戏到对吸烟产生好奇,模仿与现实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界限。

孩子们的童年需要游戏,但游戏这个媒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监管,引导孩子们玩相对健康的游戏,而不扼杀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守护。首先,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售卖“烟牌”商家的全面排查监管,对售卖烟牌要像售卖香烟一样严格管理;网信办、公安局等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相关平台的监管;其次,学校、家庭、社会要联手,及时引导孩子玩“烟牌”,让孩子远离不良游戏、不良价值观的侵袭和渗透,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