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上古时期正月十五的跳月活动和八月丰收后的岁末庆贺、答谢神明的活动,构成了后世中秋节习俗的文化因素。

但这些因素长期以来处于分散、自由的状态,这些民俗活动都是在地方上随机进行的,并不是凝聚或组织在固定的日子里,所以不能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节日。现代的中秋节起源于唐代,定型于宋代,其作为节日的真正出现,与唐代的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玄宗时期的道教崇拜和当时盛行的道教长寿观念,对中秋赏月习俗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唐玄宗生日的应节用品千秋镜上有大量月宫纹饰,也引起了人们从镜子到月亮的兴趣。在唐宋野史笔记中,就有不少关于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加之安史之乱后,人们更加渴望团圆平安,中唐诗人便有诗文歌颂八月十五夜。中秋赏月逐渐成为民间流行的习俗。最后,北宋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1、开元、天宝年间道教的兴盛和玄宗游历月宫的传说。

迄今为止,在唐代以前的文献中,尚未发现有关中秋节的记载。唐代有比前朝更丰富的史料,但无中秋节的记载。不过,唐代诗文中却包含了大量有关中秋节或八月十五的名词和优美的语句,远远超过前朝。从这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人对月亮的欣赏虽然始于东晋,但发源于盛唐时期。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提到:“素衍、李益执掌诏令,玄宗深为关心,八月十五夜,留宫中与文人赏月,设酒宴款待文人……”可见玄宗喜欢八月十五赏月。天宝年间又有传闻称“八月十五夜中秋节的起源与演变:从先秦到唐宋的历史变迁,玄宗与贵妃来到太液湖,倚栏赏月,皇帝不悦,便吩咐侍从:“于湖西岸筑高台百尺,明年与贵妃赏月。”可见唐朝盛世上层人士八月十五赏月并非偶然。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农历八月十五夜赏月的习俗,中晚唐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玄宗游月宫的神话传说。最早完整记载玄宗游月宫传说的是敦煌文献《夜静能化》,其中详细记述了夜静能在农历八月十五夜带领玄宗游月宫,随后玄宗根据仙宫舞乐谱写《彩裙羽衣曲》的故事。

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很多版本,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见广寒宫》篇中,玄宗的随从被改为神天师和洪都道士,《唐异世》中改为罗公元,《集义记》中改为叶法山天师。不管名字怎么改,都是对有大法术的道士的尊称。在道教中,月亮作为月之精华,早已是道教仙界的代表,月宫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再加上嫦娥服下西王母赐给后羿的长生不老药而升入月宫的传说,以及玉兔这一神奇的长生不老的存在,都凸显了玄宗游历月宫的道教内涵。

玄宗游月宫故事,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描写,衬托出一种不同于人间世外桃源的气氛,表现出人们对这片仙境的向往。从表面上看,玄宗游月宫是唐代一位高级道士的神话故事,使玄宗得以见到太阴仙宫,并创作出《彩裙羽衣》。但神话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开元、天宝年间,上层社会崇道求仙的愿望与中秋赏月之风并存。玄宗游月宫神话不仅将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间接地反映了玄宗统治时期崇道的氛围浓厚。

据道教史研究,唐玄宗年间道教兴盛,开元末天宝初,玄宗开始大规模崇奉道教。玄宗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扶持道教。玄宗崇尚老子,认为道教有“惩恶扬善”、“教化世人”之义,因此极力提高道教人物的政治地位,尊崇道教经典,对道士、尼姑礼遇优待,修建道观,在灵山上封存仙迹。

在玄宗的推动下,道教得到空前发展,官僚、文人、后妃、公主中崇尚道教之风盛行。

不仅如此,道教重视养生的理念也得到了玄宗的深刻认可。各种史料都揭示了玄宗对道教“长生术”等道术的浓厚兴趣。《旧唐书·礼记》记载:“玄宗即位多年,仍崇尚长生之术,在大通殿中立真仙像,每晚早起焚香祭拜。又命天下名山及皇宫内道士制醋祭祀。他们纷纷上路,投龙置玉,修筑精舍,采药饵,寻得长生真秘,与岁月同长。”玄宗自己写的《致宁王献等书》中,也记载了玄宗炼制仙药,赐给弟子们。书中写道:“吾将此药与兄弟共饮,愿永享长寿。”体现了以玄宗为代表的贵族阶层对永恒幸福的向往,自然而然地源于对长寿的渴望。

“上善若水,下善若水。”在皇帝的提倡下,盛唐成为道教的鼎盛时期。文人中秋赏月的习俗和月宫仙人的传说开始与道教思想融合,演变为追求长寿富贵的象征。唐玄宗以后,中秋赏月的诗篇开始增多,这些诗篇或多或少受到此类仙人传说的影响,也与唐玄宗时期道教的兴盛有关。

2、千秋节、月宫镜及赏月习俗向民间的渗透。

中秋节习俗在民间的体现,与唐玄宗八月五日诞辰的千秋节息息相关。千秋节始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旧唐书》卷八记载:“八月二十三日,天子祝寿,与百官于华娥楼下会。百官奏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贵族进献明镜露袋。天下诸州令会庆,放假三日。令亦撰定。”

玄宗颁布政策,规定秋社日“移于节”与寿辰合一,并规定了千岁生日放假三天、各州设宴娱乐、王公大臣供镜祈福等基本节日形式。俗话说“供舍利已成新俗,朝廷礼仪又复旧例”。

此外,玄宗还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措施。李隆基款待、赏赐百姓。《千秋节宴长老诏》中说:“长老长老共设宴席,自朝廷至郊野,无不祝福庆贺,食后应坐下,开开心心地吃喝。宴后,还有些礼物要收受。”据为玄宗斗鸡多年的贾昌说:“八月五日复国后,定皇帝生日为千秋节,天下百姓,赐牛酒乐二日,谓之‘汉’,以平日。”千秋节还有授任道士、尼姑、僧尼的规定。天宝十四年天长节(天宝七年,千秋节改称天长节),玄宗还颁布了《天长节励行制》,“以庆贺之日,以雷雨,对各等施以不同恩惠,如减轻百姓赋税,减免囚犯的刑罚,增加官员的俸禄,安顿逃犯,停止来年漕运等。”

在玄宗的积极倡导和政策调控下,千秋节这一正式构建的新节日有效地渗透到民间,很快成为全国共同庆祝的节日。赵子立《八月五日华娥楼赠官镜诗》云:“五日崇天下美俗,千秋万岁,欢喜达五方,圣恩九州同。”千秋节期间,全国人民互赠铜镜,成为一种新的节日习俗。

其实,千秋节的供镜习俗也与道教文化息息相关。道教原本将铜镜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而千秋节期间文人墨客互赠最为流行的月宫镜、菱形镜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唐玄宗时期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所推崇的五山真形镜的变异与简化。可以说,盛唐时期道教对镜文化的崇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上层社会和民间的审美情趣,千秋节送镜习俗的形成也与道教密不可分。

月宫镜上的嫦娥、玉兔、蟾蜍、桂花等图案寓意吉祥长寿,都与道教所重视的长生不老有关。圆形铜镜与月宫、长生不老有着密切的联系。张说在《奉和圣旨·慈王公千秋镜映制》中也提到:“千秋以字铭,名长寿带。月落天涯,花生日头。”

可见,开元、天宝年间祈福用的月镜,是相互赠送的,进一步把月宫与道教长寿观念联系在一起,并逐渐深入人心。千秋节流行的月镜,成为新的民间节俗,无疑加强了人们对月宫的兴趣和对长寿的美好愿望。

3.中秋节在中唐时期逐渐形成。

“渔阳鼓声起,惊起衣裳舞者。”安史之乱后,千秋节失去了盛况。唐肃宗即位后,不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千秋节开始淡出于各种节日之中。唐德宗年间,千秋节放假三天的规定被取消。直到唐宪宗年间,延续了八十余年的千秋节才彻底退出了唐代节日的历史舞台。

中秋节的起源与演变:从先秦到唐宋的历史变迁  第1张

千秋节曾经繁华一时,盛况空前,人们不禁感慨。杜甫的《千秋诗二首》、顾况的《八月五日歌》、王建的《老人歌》、张库的《千秋乐》等诗篇,都充满了对“天下皆大欢喜,河清海静,天下太平”的千秋节的怀念,反映了唐玄宗生日曾经繁华一时的历史事实。

此外,唐代诗人容毓在《八月十五》诗中,惋惜地哀叹:“往忆千秋,万国同乐。如今亲人远在天涯,这一日我却感到一股悲风。”诗人以八月十五来追忆千秋,其实是唐代一些人把玄宗时期八月五日的千秋误认为八月十五的体现。

千秋节废除后,人们开始为中秋赏月、祭祀活动寻找新的依托。唐玄宗年间,一年中最好的月夜——八月十五日,成为千秋节之后的支点。安史之乱后,百姓与亲朋好友分离的现实苦难,一度让家人团聚成为许多家庭的奢侈。因此,人们逐渐把家人团聚的期盼寄托在中秋的月圆之时,这也为中秋赏月增添了一份团圆之感。

中晚唐时期,八月十五赏月在唐诗、散文中出现得更为频繁,《全唐诗》中就有65位诗人留下了100多首咏中秋月的诗篇。

中唐诗人刘禹锡曾有《八月十五夜桃园赏月》诗:“尘中见明月,心自安宁,更何况清秋仙宫……少主引我上玉坛,拜天请远方真仙官。云辇即将降,星光动人,一声天乐,令我筋骨冰凉。金云渐起东方,轮影渐短,我却仍不住地望着。如此美景佳节难再见,明年此日当愁绪。”诗中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说明经过盛唐的发酵,中唐以后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在文人笔下,仍然蕴含着相当程度的宗教意味。

与唐代以前人们所说的“中秋”其实是“仲秋”,即秋季的中间不同,中唐时期的中秋节与八月十五的概念显然有很多重合。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公曹》诗云:“一年多明月,唯有此夜”,司空图《中秋》更云:“若无此夜月,枉度一年”,而唐宋五代十国时期,尹文贵在《八月十五夜》中则有“万里无云天映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之说。赏月逐渐由“时段”变为“中秋”期间八月十五这个“时点”。

持中秋节起源于宋代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唐代八月十五赏月只是文人的一种习惯,并未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可,因此不配称为节日。

但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故事的广泛流传、李梅《聊斋志异·高月出嫁》中关于宴饮赏月的记载以及中晚唐诗文中的细节都表明,中秋赏月已不再局限于上流社会或文人群体。

王建《十五夜望月送杜郎中》诗:“今夜月明人人望,不知谁家秋思满”;张南诗《崔钟吹中秋月》云:“千户观露湿,万里天晴意”;刘禹锡《答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夜望月二十韵》云:“远近人同看,晶莹月色偏于今夜”。容毓也在《楼台望月》中深情地歌唱:“千里之外情同样明,一年之中今日最清”。

从“人人皆望”、“千家万户”、“远近的人都同时望”、“万里明月高悬”等现象可以看出,八月十五夜赏月的习俗已在民间盛行。

唐人热衷赏月,常常深夜不眠,甚至通宵不眠的现象在史料记载中也屡见不鲜。许浑在《和林寺中秋夜赏月》中劝人“莫要告别勤勉赏月到天明,因落西岩后又是一年。”崔北《中秋金楼赏月答吴相》诗云:“清景万里外,寒光一年。天上飞雁多,通宵不眠人少。”孙述《中秋夜嬉赏顾道流》也写道:“若非此身偏爱月色,随手一看,天色更暗。仙人乃嫦娥所遣,每见满月,便吟咏。”由此可见,普通百姓赏月往往要到深夜,甚至第二天早晨。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八月十五在唐代确实具备节日性质。

判断某一天是否为节日的标准,主要看在这段时间内,是否有一定数量的人在多个地区将其视为节日,并自发地进行习惯性活动。中晚唐时期,八月十五日士人和普通民众的同质节日活动显然符合节日的标准。

4、中秋节的最终确立及节俗中残存的道教元素。

目前,第一部明确提到“中秋”名称并介绍其习俗的文献是吴自牧的《南宋奇梦》,其中记载:“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此日恰在三秋之中间,故名‘中秋’。”此夜月光比平日明亮一倍,又名‘月夜’。此时金风爽朗,玉露凉意,红桂芬芳,银月明朗。王公子弟,皆登危楼,亭中赏月,或开大亭,摆龟甲,弹琴弹琴,饮酒歌唱,以预夜之乐。即铺席之人家,亦登小月台,摆家宴,团聚。”儿女们,来庆祝节日。就连贫民窟的穷人,也脱去衣服买酒,勉强迎喜,不肯浪费时间。这天晚上,直到五鼓时,街上买卖的人声鼎沸,赏月的游客在集市上跳舞直到天亮。这是因为金卫军不禁止。”

由此可见,中秋节已成为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遍庆祝的节日,政府也因此放宽了中秋夜出行的限制。

此前,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诗《水调歌头》中“万里长相思,共赏月色”的诗句,已成为中秋节的代名词。考虑到苏轼创作此诗前两年仕途坎坷,与妻子分居数年,与兄长相别多年,不难理解这首诗中对长命富贵、团圆美满的期盼。诗的前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对天上宫殿的向往,“想乘风归去”,最后却感叹“天上太冷”。

基于此,有学者认为“道教作为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宗教,对苏轼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有学者认为“苏轼虽然对道教仙术有清醒的认识,但终其一生,却始终为之着迷”;甚至有人想进一步探究苏轼的道教仙术审美人格理想。

不难发现,宋人对于中秋赏月的认知,是基于汉晋以来月宫的神化,而后受到唐代道教文化的影响,其仙幻色彩仍在文人对中秋的认识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宋代以后,中秋节的用具仍可见唐代道教的痕迹,北宋时月饼已大如铜镜。

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月饼作为食品最早出现于南宋,“小饼如嚼月,内酥怡人”,但也有祭拜月亮的月饼。此外,明清时期的一些月饼,仍具有与唐代月宫镜相同的功效。

明代《北京岁花记》记载:“中秋节,各家摆月饼符箓,在庭院中陈设瓜果……符箓上是一兔立人形,饼面则画有蟾蜍、兔子在月中。”此处的“符箓”,在古代道教文化的影响下,蕴含了千秋镜的符箓色彩。

清末《燕京岁诗记》中也有记载:“至于月饼,则处处皆有,大者长一尺余,上画月宫兔形,有祭祀后食之,有留到除夕吃之,谓之团圆饼。”这些似乎都是千秋节送镜旧俗的变形。因此,不能说月饼的形成与唐代的月宫镜、道教毫无关系。

不可否认,宋代以后,中秋传递的团圆观念盛行,民间节日中仙仙色彩逐渐淡化,但中秋明月所蕴含的长寿观念却并未消失,甚至在清代《处州府志》中,仍有“八月圆月,延年祭祀”的记载。

综上所述,虽然唐代民间的千秋节和赏月活动不能等同于中秋节的正式确立,但在唐玄宗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对道教文化的推崇和追求长寿的浓厚氛围,加深了人们对月宫作为长久幸福象征的认同。加之千秋节交换月宫镜和八月十五赏月习俗的形成,为中秋节作为时间点的固定化和节日习俗的规范化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此外,圆月象征的团圆意向也使中秋节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人心目中合家团聚的良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