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的礼物不是你想要的,话不投机,见面忽冷忽热……让人爱不释手,捉摸不透。

直到后来,他接触到心理学,才知道,原来养成你这样的人掌握这 3 大心理学套路,让喜欢的人更容易爱上你,是有“套路”的。

于是,他开始尝试改变心态,不再一味地表达爱慕,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接近女孩,去了解女孩,试图慢慢走进女孩的内心。

最后女孩真的和他在一起了。

那么心理学上到底有什么法宝,可以让人更容易喜欢自己呢?

答案就在这三个“套路”里,简单又实用。

1.首因效应:创造积极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对陌生人的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其后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在人际交往中,巧妙运用首因效应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是一种聪明、简单、直接的方法。

电影《坠入爱河》中,朱莉第一次见到布莱斯时,就被他干净的面容、深邃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迷住了。

布莱斯对朱莉并不反感,但在她过度的热情和不懈的追求之下,他不由自主地对她产生了躲避,甚至感到十分厌恶和不舒服,他做了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让朱莉对他十分失望。

两人关系陷入冰点。

一见钟情虽然罕见,但彼此却很容易厌倦。

想要让对方在初次见面时就真正认识你、感受到你的魅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一定不能只靠你的外表,更要靠你的自信和真诚。

布莱斯慢慢地在朱莉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努力去理解她、融入她,最终两人和解。

我们可以通过得体的衣着、热情的笑容、乐观积极的谈吐等细节,展现出你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真实的你自然会吸引到与你有相同磁场的人。

做真实的自己,不去伪装,这比什么都重要。

2. 曝光效应:形成相互依存的纽带

心理学家扎荣茨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让一群人看一所学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他们确信彼此并不认识。

看完年鉴后,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照片。有些照片在年鉴中出现了 20 多次,有些出现了 10 多次,有些只出现了一两次。然后请看过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这些照片的喜爱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在毕业照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就越受喜欢。

这就是曝光效应,也就是只要一个人或一个物体经常出现在你面前,你就会无意识地越来越喜欢这个人或这个物体。

简单来说,联系的数量会引发相互的好感度。

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次情感的维系;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一次灵魂的碰撞。

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对方也许会意识到你的重要性,并在某种程度上不知不觉地习惯了你的存在,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纽带。

这一刻,你不再是对方生命里的过客,而是不可缺少的伴侣。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过分追求接触的次数,而忽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一次合适的“偶遇”,很容易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3. 相似性: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想要拉近彼此距离,建立好感,产生吸引力,找到共同话题、共同兴趣、共同经历无疑会起到强大的催化作用。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身边追求者众多的黄一梅为何会选择庄国栋作为自己的初恋,并且爱得如此热烈、深沉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是在职场上认识的,工作领域、共同话题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处期间,两人都有着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交谈也流畅愉悦,让彼此都感觉到彼此了解,更容易建立起信任与依赖。

相似之处让爱情容易发酵,差异之处让爱情更加深刻。

共同的话题只是打开彼此隔阂的一扇门,能否真正走进对方的内心,还取决于你的真诚和自然的态度。

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附和、迎合,而不去触动别人的内心,让别人感受到你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你就无法与别人建立真正的情感联系,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装”、很“假”。

只有发自内心的“相似”,才能真正让两个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相守一生。

真诚是打动别人最有力的武器。

无论是首因效应、暴露效应,还是心理学上的相似性,都必须建立在相互真诚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能够熟练运用这三种方法,通过细心的观察、耐心的倾听和执着的努力,让你喜欢的人对你一见钟情,再见时再次爱上你,最终白头偕老!

理论上有千万种“套路”,但爱情里的“故事”却是你创造的。

我相信真实、自信的你一定能找到喜欢你、适合你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