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阅读时间:5 分钟

本文内容:

01.“痴迷”背后,往往叠加心理创伤

02. 帮助孩子更快康复的父母实际上也在治愈自己

该图像由 AI 生成

上周我们分享了抑郁症、躁郁症患者天宇的康复经历。

天宇患病多年,虽然吃药后情绪稳定下来,但学习、工作都无力,干劲不足,在他和父母看来,这根本就不是康复。

2022年他来到广州,接受了深入高效的临床精准心理干预,最终康复并只身前往英国攻读硕士学位。

然而今年3月,他面临全国两场重要的专业考试,他的焦虑感、恐惧感非常强烈,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备考。

他一心想通过这两场考试,心理压力很大,调节不了自己,最后决定再次接受强化心理干预。

我们深入研究了天宇的内隐记忆,发现他对考试的恐惧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是小学和中学时期大量心理创伤重叠的结果。

创伤修复治疗师Lucy对这些叠加的心理创伤进行了深入有效的修复,并指导他学会高效学习、科学管理时间。

在强化心理干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天宇的妈妈和老师的教学方法明显错误,这也是天宇害怕考试的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们能够引以为戒。

经过这次密集的心理干预,天宇不再惧怕考试,相反,他充满信心地接受挑战。

此外,天宇曾经在人际交往中过度依赖他人,尤其是女性,且有讨好心理,这很可能是叠加心理创伤所致。

但天宇认为他的问题已经不突出,不需要处理,我们也尊重他的选择,希望他步入社会后,能够不断增强自信心,真正实现人格独立。

前不久我们得知他考试通过,取得了硕士学位,和女朋友相处得很好,一切都很顺利。

回想天宇第一次就诊时,服用的药物量很大,副作用明显,性格回避问题,不敢独自外出,性格敏感固执,容易与父母吵架。

但现在,天宇早已停止服药,并且发生了彻底的蜕变。随着研究生毕业,他即将步入人生的新阶段,未来充满希望。

我们为他感到高兴,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天宇临床精准心理干预的提升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感悟,希望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患者和家属有所帮助。

01.“痴迷”背后,往往叠加心理创伤

2022年,天宇接受了约60小时的临床精准心理干预。

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明显康复,整体心态理性积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动力,甚至还独自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而面对一般的学业测验和考试等困难和挑战,他完全有能力应对,并非常顺利地度过了这一年。

这对于一直生病的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那为什么后来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康复后,面对重要考试为何会出现严重焦虑和执念?,甚至恐惧,无法再集中精力学习呢?

首先客观原因是两次专业考试确实比较重要、难度较大,考试成绩对天宇的工作、事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就好比高考,虽然考不好可以重考,不会对人生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但还是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不过以上这些都只是外在因素,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天宇的心态——他有一种非理性的“执念”,坚信自己一定要通过这两场考试!

一旦过分计较结果、患得患失,就容易焦虑、忧虑,甚至恐惧。

这进而影响了学习效率,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考试准备变差,让人对考试更加焦虑和恐惧……

天宇就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他为什么对重要的考试有如此不理智的执着?如果他失败了,他可以重考。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

其实,这源于他从童年到成年所遭受的累积性心理创伤,特别是父母、老师对他学习成绩不断的高要求、批评,甚至打骂。

比如,如果他考试考得不好,学校里的老师、爸爸、妈妈、导师都会骂他。

他的母亲会指责他给她带来耻辱。为什么他不能像“别人的孩子”一样给她带来荣耀呢?

他的导师会骂他笨,说“不管你怎么教,你都学不好”,甚至会打他。

天宇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承受了很多这样的羞辱和指责。

这导致他感到非常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特别是感觉自己会考试不及格。

但同时,他又急于证明自己,不想让老师和母亲“丢脸”,也不想让他们看不起自己。

这就是他“执念”的根源,所以在遇到两次较为严重的考试时,过去相关叠加的心理创伤被激活,“执念”便涌现出来。

如果这种“执念”和其背后的心理创伤得不到化解和修复,天宇就会十分焦虑,无法专心备考,很有可能考砸,进而遭受新的叠加心理创伤。

这会让他更渴望证明自己,但同时也会更加自卑,学习障碍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会产生考试恐惧症,考试不断失败,最后情绪崩溃,病情可能复发。

所以我认为,他选择来广州接受强化心理干预,解决“执念”背后的心理根源问题,是正确的。

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无理“强迫症”,一定要意识到这背后有着根深蒂固的、累积的心理创伤。

这不是父母只要摆出事实、讲道理,孩子就能听的,其实孩子也懂道理,只是做不到而已。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家长要尽量避免说“正确的废话”,改善亲子、家庭关系,让孩子更加信任、认同父母。

如果孩子立志要达到某个目标,只要不危害自己、他人或法律,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尽力,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孩子帮助。

这样,即便结果不理想,孩子和家长都不会后悔。

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有意识地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强迫观念”,与自己过去的经历有什么联系。

例如,如果家长读了天宇的案例文章,就会意识到:

噢,如果孩子执着于考试成绩,很有可能是家长和老师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当,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经常是贬低、批评,而不是积极引导;

所以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过于渴望用学业成绩来证明自己,并害怕被外界看不起,于是就产生了痴迷。

那么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回忆自己是否犯过这样的错误,如果有,就想办法改正。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同样存在着令人难以理解的非理性“执念”。

比如高考“钉子户”唐尚军,对一流名校情有独钟,尤其想考清华,他高三已经复读15年,参加了16次高考。

网友们看不下去了,他自己也意识到时间不等人,所以决定今年去考大学。

人生分为不同的阶段,如果坚持在某个阶段停留太久,那不是坚持。唐尚俊的经历其实并不励志,背后有相关叠加的心理创伤,但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身边的朋友也缺乏对此的认知,所以他其实是一个偏执的反面典型,希望年轻人不要盲目学习他。

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也有“执念”,本意是为了孩子好,却走向极端,无意中给孩子造成了很多心理创伤。

例如青少年患者紫萱的妈妈,就因亲生母亲而遭受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在成长过程中十分痛苦。

有了孩子之后,她逐渐产生了一种执念——一定要彻底抛弃母亲的教育方式,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遭受和自己一样的痛苦。

因此她不理智地判断紫萱奶奶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认为相反的才是对的,结果无视紫萱内心的感受,导致紫萱长期处于抑郁和痛苦之中。

还有青少年患者瑶瑶的妈妈,她和天宇的妈妈一样,有着“我的孩子一定要比其他孩子优秀”的执念。

她只关心女儿的学习成绩,总是拿女儿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说她不如别人,劝她向别人学习。

为了满足妈妈的期望,瑶瑶表现得开朗优秀,但内心却积累了大量负面情绪,晚上独自睡觉前总是止不住哭泣,甚至哭晕过去,患上了“微笑抑郁症”。

因此希望家长能够提高自我认知,识别自己是否有不合理的“强迫观念”,避免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及家人造成心理伤害。

02. 帮助孩子更快康复的父母实际上也在治愈自己

今年3月,天宇接受强化心理干预后与我们告别时,他父亲眼含热泪,不停地表达对我们的感激。

我们当时也很感动,因为我们看到太多被精神心理疾病折磨的家庭,患者的父母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煎熬!

有的父母甚至因为痛苦而想要死去,但是想到自己死后孩子的状况会怎样,又恢复了理智,为了孩子,愿意坚持下去。

而且,在孩子患病之后,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这与自己以往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关,比如对孩子过分管教、不懂得尊重孩子、忽视孩子情感上的需求等。

尽管他们的意图是好的,但他们仍然责怪自己的无知和愚蠢,并认为自己伤害了孩子。

孩子生病带来的巨大打击,客观上给家长造成了额外的心理创伤。

因此很多患者的父母也是半个病人,出现了精神心理症状,有的甚至严重到焦虑、抑郁等。

对这些家长来说,最好的灵丹妙药就是孩子快点康复,只要孩子能好起来,家长累积的心理创伤就能痊愈,他们自己也会好起来。

因此,天宇的父亲在告别的时候,眼里含着泪水,这不仅是对我们的感激,更是他内心的感动,是船儿越过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晴天归来”的感受和幸福!

他和天宇的母亲都知道,虽然儿子以后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他有较高的逆商,积极理性地去面对,他们就不用担心,总算可以放下心中那块沉重的石头了。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康复,你不应该只是悲伤、自责、或者感到内疚。

即使孩子无法接受临床上精准的心理干预,家长也可以进行“自我家庭治疗”,将对孩子盲目无知的爱转化为自觉智慧的爱,帮助孩子更快地康复。

希望各位病友都能像天宇一样,在磨难中不断自我反省、蜕变、进步,将病痛的经历转化为人生的财富,培养越挫越勇的高逆商,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